倒立行走、后空翻,甚至托马斯旋转——这些曾经只在影视特效中出现的高难度动作,如今由机器狗轻松实现。前不久,记者在浙江杭州的一家企业看到了这款新型机器狗。
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,这些表现来源于运动控制的优化和AI技术的赋能,这些优势也使产品在全球市场崭露头角。这家企业生产的四足机器人销量占全球市场份额超60%。通用人形机器人的业务覆盖超过全球超一半的国家和地区。
含“新”量,正成为我国外贸“增量”的密码。在深圳一家“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”企业的生产车间里,工人们正全力赶制出口海外的数字手绘板。今年1月初,企业接到来自美国和阿联酋电商平台的近4000台订单,过年前需要全部交付。
我国外贸出口结构持续优化,产品“新”意更足,更多高科技属性的新产品加速出海,2024年,我国电动汽车、3D打印机、工业机器人出口分别实现了13.1%、32.8%、45.2%的增长。
产品迭代加快 我国外贸驶向绿色与高端航道
新年伊始,江苏昆山的一家太阳能跟踪支架生产企业就忙碌了起来。一批刚下线的控制器产品正在接受性能测试,它们将很快被用在中东的光伏发电项目。面对恶劣的环境条件,这些以控制器为核心的太阳能跟踪支架凭借“追光”功能,被誉为提升光伏发电效率的“神器”。
针对不同地区市场进行技术定制,这成为企业抢占国际市场的重要突破口。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,去年,跟踪支架系统为企业带来了近90亿元的销售收入,较同期增长了55%左右。这一亮眼成绩背后,是企业在技术研发上的持续投入和不断创新。
在河南郑州中铁装备的总装车间,新年海外发运的第一台盾构机刚刚下线,准备出口韩国。这台直径近10米、总重约1250吨的盾构机专为韩国特殊地质条件设计,不仅能够应对软硬岩混合地层,还实现了全自动化操作和精准掘进。
这已是中铁装备出口韩国的第10台盾构机。2024年,中铁装备出口额同比增长158%,2025年还将出口美洲、欧洲等地。
跨国定制 传统产业出海跑出“加速度”
眼前这家企业,曾经靠大批量出口西服盈利。如今,市场变了,企业也在变。为满足越来越多样的需求,企业开始转型做跨国个性化定制,实现了“一人一版,一件一做”的订单模式。
为应对“跨国”量体的难题,企业还开发了一款拍照量体的应用程序。客户只需用手机拍摄上传三张照片,系统便能自动采集数据、生成定制方案,大幅提升服务的精准度。借助自主研发的大数据平台,企业还完成了从选款、下单到生产全流程的智能化转型。目前,单日订单处理量从100套提升至350套。
如今,丰富的款式和完善的配套技术,让企业实现定制产品的规模化出海。当地还建立了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,引进专职科研人员170多人,研发新型纺织材料和新技术,不断助力纺织产业向高端化、智能化攀升。传统的纺织产业焕发了新活力,2024年柯桥区纺织品出口超1150亿元,占全区出口总额的70%以上。
畅想软件,数字化管理专家,专业的外贸软件-外贸管理软件-外贸ERP系统-外贸ERP软件-进出口管理系统-进出口贸易系统-供应链管系统